金盛人壽更名工銀安盛 上演銀行業(yè)的保險擴大版

發(fā)布者:蘇偉|發(fā)布時間:2012-11-25 14:20:40

2012年是中國保險業(yè)近年來最為困難的一年,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錯綜復雜,推進保險業(yè)轉變發(fā)展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防范化解風險的任務仍然艱巨。“大銀行”控股“小保險”,這一趨勢在銀行、保險兩大金融領域孜孜不倦地上演著。

7月份,中國保監(jiān)會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原保費收入8532億元,同比僅增長了5.9%。從保費結構看,產壽險增長呈現冰火兩重天。其中財產險繼續(xù)保持兩位數增長,實現原保費收入2699億元,同比增長了14.4%;而人身險實現原保費收入5832億元,同比僅增長2.4%。

在納入統(tǒng)計的32家壽險公司中,保費負增長的有11家,其中負增長最大的是正德人壽,保費同比下降了60%,保費下降超過10%的有合眾人壽(同比下降了22.9%)、長城保險(同比下降了11.89%)。此外,保費同比負增長比較明顯的還有中國人壽(-5.2%)、泰康人壽(-7.8%)、民生人壽(-7.26%)、信泰人壽(-7.03%)、人保壽(-2.09%)、國華人壽(-2.24%)、陽光人壽(-5.5%)等公司。

牌照與渠道的合作

2010年10月,工行宣布以12億元購買金盛人壽60%的股權,而工銀安盛原兩大股東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下稱“五礦集團”)和安盛中國公司(下稱“安盛中國”)將其持有的36.5%和23.5%的股權轉讓給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7月6日晚間,工商銀行發(fā)布公告稱,入股金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工行已取得本次交易所有必要的監(jiān)管批準,并于2012年7月5日完成交割手續(xù)。金盛人壽已于2012年7月6日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正式更名為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工銀安盛”)。

在外界看來,這又是一次銀行和保險公司之間渠道與牌照的合作。

本報記者了解到,就在19日,取得了保險牌照的工行對于新公司的開業(yè)極為重視,工行董事長姜建清、行長楊凱生以及一位副行長、董秘和銀行卡部老總均參加了儀式。據工銀安盛人壽內部人士透露,其目前在國內有分支機構的省份的工行分行長也都參加了這一儀式。

“合資公司的成立,標志著工行正式進入了保險領域,向全功能金融集團的目標又進了一步,壽險業(yè)務與零售銀行業(yè)務有很強的互補性,而且保險配置在我國居民的資產配置中的占比也越來越高,而利率市場化以及金融脫媒的大背景下,通過控股壽險公司,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務。”姜建清如是表示。

在姜建清看來,擁有一張保險牌照,顯然對于工行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工行每年的代理保險保費規(guī)模達到1000億元,相當于一家國內大型保險集團全年的保費收入,而工行也有意深耕銀保渠道。

而對于原先的金盛人壽來說,成立了十二年之后能夠“嫁入”全球第一大市值的銀行,無疑為其苦于多年無法開拓銀保渠道找到了一棵大樹。記者查閱資料發(fā)現,2011年金盛人壽的保費只有16億元,在外資壽險中,也僅排名第九位,而根據其年報顯示,金盛人壽過去三年累計虧損約3.72億元,其中,2011年凈虧損高達1.96億元,虧損額度同比飆升154%。今年前4個月,金盛人壽的保費收入為4.3億元,同比大幅縮水39.6%,在外資壽險公司中排位降至第12名。在保監(jiān)會發(fā)布的今年一季度保險消費者投訴通報中,金盛人壽每億元保費投訴量和千家機構投訴量皆位居壽險公司榜首。

“因為中方股東缺乏金融背景,支持力度有限,金盛人壽這么多年的表現一直不理想,也沒有擺脫虧損的泥沼,國內小型保險公司要快速做大做強,最重要的是握有渠道,一般銀保占到壽險公司保費收入的50%-60%,銀行系保險公司在渠道上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而工行正是分銷能力最強的代理,可以說,金盛人壽對資本和渠道的渴求與工行欲控股一家保險公司完善綜合金融架構的意愿不謀而合,各取所需。”當日,一位參加儀式的合資壽險公司老總如是告訴本報。

在他看來,工行每年的利潤都超過千億元,即使擁有了保險牌照,它也并不急于要求工銀安盛短期內會給其提供多少中間業(yè)務利潤,而且在未來三五年之內,三方股東可能還需要繼續(xù)追加投資,也不排除工行在未來的持股比例繼續(xù)上升。

銀行系保險公司擴容

工銀安盛人壽方面表示,將繼續(xù)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通過度身定制的建議和多樣化的創(chuàng)新產品,為客戶提供專業(yè)的保險保障及財務規(guī)劃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至此,金盛人壽正式更名為工銀安盛,目前銀行系保險公司擴容至8家。其余分別是中國銀行控股的中銀保險,交通銀行控股的交銀康聯,建設銀行旗下的建信人壽,北京銀行持股的中荷人壽,農業(yè)銀行控股的嘉禾人壽,招商銀行旗下的招商信諾,光大銀行旗下的光大永明人壽。

同時,工商銀行還公告稱,該行7月6日與東亞銀行完成了收購美國東亞銀行80%股權的交割,目前該行持有美國東亞銀行80%的股權。

大銀行vs小保險

至此,除了農業(yè)銀行入主保險業(yè)行動還在審批外,五大行的其余四家均已“扎根”保險業(yè),而其選擇不約而同地瞄準了中小保險公司。

2009年,交通銀行收購中??德?1%股權,中??德摳麨榻汇y康聯人壽,交通銀行隨即成為全國首家入股保險公司的商業(yè)銀行。查看保監(jiān)會數據,截至2008年底,中??德?008年全年原保險保費收入在當時約25家外資壽險保險公司中排名第21,在外資壽險公司中的市場份額僅為0.4%。

2011年,建設銀行收購太平洋安泰人壽51%股權,將其更名為建信人壽。而2010年末,其前身太平洋安泰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0.39億元,在外資壽險公司中占比1.76%。

同年,嘉禾人壽向農業(yè)銀行定向增發(fā)10.367億股股份簽署協(xié)議,增資總額為人民幣25.9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農業(yè)銀行將持有嘉禾人壽51%的股份,成為控股股東,而交易金額也會創(chuàng)出銀行收購保險公司的紀錄。目前增資事項正在審批中。嘉禾人壽2011年底在所有中資壽險公司中排名中游,在整個壽險市場中份額僅為0.43%。

業(yè)內人士認為,“大銀行”之所以會青睞“小保險”主要因為這些公司的股權無論在資本消耗,還是原股東撤出等方面都相較大保險公司更容易。而以較小的成本換取一張保險牌照對于銀行來說可謂一樁“美事”。

“漲勢”驚人絕對量不足

目前,壽險業(yè)保費增長乏力,今年前5個月,中國人壽及太保人壽等均出現保費收入負增長,在此背景下,自從“小保險”被“大銀行”吸收之后,銀行系險企成為保費收入增長的一支“生力軍”。

交銀康聯人壽從2008年的21名“上漲”到目前外資壽險公司第14名,今年前5月保費收入同比漲幅達31.86%。建信人壽今年前5月原保費收入為23.25億元,較去年同期“太平洋安泰”時期的2.97億元“上漲”了682.88%之多。

而銀行系險企中少有的財險公司——中國銀行全資附屬的財險公司中銀保險,今年前5個月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8.21%,大大高于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等大型財險公司的同比增幅。

“銀行入主保險公司可謂是"雙贏"的結果。”一位保險學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對于銀行來說可以拿到保險牌照,進入新的領域,進一步擴展其經營范圍及盈利模式。而保險業(yè)也獲得了發(fā)展急需的資本和重要的銀行客戶資源及銷售渠道。”尤其在銀行銷售渠道方面,保監(jiān)會對于銀保渠道的整頓使得保險公司的銀保渠道受到了重大限制,由此,如果保險公司能有“大銀行”作為股東方來支持,銀保渠道限制對于這些銀行系險企來說將不再是難題。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雖然銀行系險企保費“漲勢”驚人,但市場份額仍然較低。“漲勢”突出的交銀康聯人壽今年前5月的保費占整體壽險市場份額僅0.08%;而同比漲幅超過6倍的建信人壽市場份額也僅0.48%;財險市場上,中銀保險市場份額為0.62%。

業(yè)內人士表示,銀行系保險公司目前由于合作方式普遍比較初級化,基本只限于產品代理層面,而基數也比較小,雖然“漲勢”不錯,但短時間難以撼動大型壽險公司的市場地位。如果未來能有更深度的融合,銀行系保險公司將會迎來更加迅速的發(fā)展。
 

其他類似文章

平安保險e行銷pa18行銷支持系統(tǒng)服務介紹

平安保險e行銷pa18行銷支持系統(tǒng)服務介紹

平安保險

短期旅游險 在線購買快捷方便

短期旅游險 在線購買快捷方便

旅游保險

泰康人壽行銷系統(tǒng)MSS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支持

泰康人壽行銷系統(tǒng)MSS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支持

泰康人壽

安盛集團39億元收購天平車險50%股份

安盛集團39億元收購天平車險50%股份

安盛集團

預約咨詢

  • 問題類型:
  • 電話號碼: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掃描下放二維碼 關注微信公眾號

正品保險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jiān)督
管理總局許可
快捷投保

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
省心服務

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
安全可靠

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
品牌實力

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
支付幫助
支付方式 支付說明
保單服務
保單查詢 保單驗真 變更與取消 保單寄送
理賠服務
理賠指南 理賠報案 理賠案例
服務中心
發(fā)票索取 常見問題 隱私聲明

首次關注立得50積分首次關注立得50積分

下載開心保APP下載開心保APP

0/4
產品對比

掃碼關注微信號

掃碼關注微信號

掃碼下載APP

掃碼下載APP

意見反饋
產品對比關閉

最多可對比 4 款產品

您還沒有添加對比產品
清空產品
已選0件產品 開始對比
意見反饋關閉

選擇您遇到的問題類型或建議類型

產品
投保
支付
其他
0/500
提交
產品咨詢或緊急問題,可聯系在線客服或撥打4009-78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