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整體來看,余額寶收益率可謂是賺足了眼球,讓不管是60后還是90后,都過上了一把投資的癮,高收益、低門檻、便攜的操作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在一身啊,但是余額寶高收益率的背后,我們應該警惕的問題有哪些呢?
貪戀余額寶高收益優(yōu)勢的背后要警惕:
一直以來,很多用戶在支付寶、財付通這樣的第三方支付產(chǎn)品都有沉淀資金,卻沒有收益。對此,很多專家學者強烈呼吁,第三方支付應該支付用戶帳戶余額的收益。央行2011年下發(fā)的《第三方支付備付金管理辦法》稱:“客戶沉淀在支付寶中的余額,支付寶有權利去購買協(xié)議存款,所獲得的收益歸支付寶所有。”這意味著客戶沉淀在第三方支付產(chǎn)品中的余額,無法獲得收益。
對于央行的第三方支付新規(guī),專家學者強烈反對,用戶很無奈。在這樣一個市場背景之下,阿里巴巴推出余額寶,而且打著高收益的旗號,博得媒體眼球亦是必然。正因如此,很多媒體一味抓住“高收益”這一熱點,對于余額寶高收益的來龍去脈并不清楚。
嚴格來說,余額寶的高收益只能是理想收益。余額寶的收益是購買貨幣基金所得,這注定余額寶的收益與銀行和證券公司銷售的基金一樣,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一旦購買的貨幣基金營收出現(xiàn)問題,用戶的資金將蒙受損失。
在關注這些余額寶類的產(chǎn)品具有上述優(yōu)點的同時,也應該意識到其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是信息不對稱,或進而引發(fā)道德風險。
多數(shù)支付機構的用戶對金融市場的知識與信息并不了解,而僅僅被動接受支付機構所選取的“合作單位”,對于“合作單位”的資金運作情況幾乎一無所知。支付機構不僅可以自主決定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甚至民間融資或者直接融資者,在從用戶投資收益中分一杯羹的同時,風險卻由用戶承擔。信息的不對稱性會引發(fā)道德風險以及支付平臺的尋租行為。過高的融資成本又會造成資金投向風險較大的領域,造成風險的積聚和傳染。
二是宣傳有誤導,風險提示不足。
《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基金宣傳推介材料中推介貨幣市場基金的,應當提示基金投資人,購買貨幣市場基金不等于將資金作為存款存放在銀行或者存款類金融機構,基金管理人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
拿支付寶為例,其在首頁醒目位置稱,“余額寶”高收益,資金用于投資國債、銀行存單等安全性高、穩(wěn)定的金融工具,無須擔心資金風險。與之鮮明對比的是,在頁面下方以小字表示“貨幣基金作為基金產(chǎn)品的一種,理論上存在虧損可能,但從歷史數(shù)據(jù)來看收益穩(wěn)定風險很小”。
由此可見,支付寶在宣傳過程中,故意淡化了“余額寶”客觀存在的風險,可能讓投資者產(chǎn)生誤解。
三是存在安全風險。
通過新聞報道,我們了解到近年來余額寶類產(chǎn)品被盜案件頻發(fā),雖然余額寶的宣傳頁面中宣稱“資金被盜全額補償”,但在實際操作中,客戶可能面臨舉證難問題。
此外,《余額寶服務協(xié)議》中明確說明,能否得到補償及具體金額取決于支付寶自身獨立的判斷??蛻糍Y金安全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這告訴我們,所謂的余額寶聲稱的全額賠付實際上存在著實現(xiàn)障礙。
三是投資門檻低,吸引全民參與。
余額寶類產(chǎn)品不限制用戶的最低購買金額,一方面有利于能夠最大限度的集中社會所有零碎、閑散資金,提升社會資本的利用率,同時讓客戶享受最便捷的理財服務,另一方面也對較多從未涉及理財業(yè)務的客戶進行了投資理財觀念的啟蒙,尤其以后者對整個社會樹立正確的敏銳的投資理財觀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余額寶高收益的背后,其實我們也知道它其實屬于一款貨幣基金,此類的理財產(chǎn)品也是會存在一定的風險的,所有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起初余額寶收益率為什么如此之高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jiān)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客服 4009-789-789